2023-01-05 00:00:00
浏览:
作者:Dr. Meir Mamraev, DMD,. LLB
以下病例将探讨使用科特斯种植体及外科工具进行不翻瓣种植的效果。本文将描述该技术的背景及其潜在优点和缺点。
1977年Lederman1推出了不翻瓣种植术,而关于不翻瓣种植的早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期。Campelo & Camara2在2002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回顾性评估了10年间用不翻瓣技术植入的770颗种植体。在10年的时间里,运用不翻瓣一阶段手术植入的种植体的累计成功率从90年代的74.1%提高到2000年以后的大约100%。这种显著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种植体表面处理及植体形状的改良。
本文中所阐述和讨论的优点***初由Becker3博士于2005年提出,包括以下几点:缩短手术时间;牙槽嵴骨水平变化小;***限度减少可见出血;术后不适感减轻等。近年来,由于CT扫描和断层扫描技术的进步,不翻瓣技术的普及,使医生有可能使用更***的引导种植方法来实现精准种植。
Ghent University4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无论是新手医生还是专业牙周医生,在牙槽脊骨钻孔或劈开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这证实了不翻瓣技术是一种可靠且易于使用的方法。由此研究产生的结论表明,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对骨骼结构和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
Goldstein & Becker5在2009年进行的一项后续研究中发表了4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种植体存活率为98.7%。Goldstein & Becker得出结论,在长达4年的时间内,牙槽嵴没有明显的骨吸收,因此不翻瓣手术是一种种植结果可预见性高的术式。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是实现可预见性结果的关键因素。然而,他们断言该手术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进行不翻瓣手术的外科医生还应该熟悉其他微创技术,如微创切口和翻瓣术、袋形缝合术以及隧道切口术。
除了熟悉种植位点的解剖结构和适应症外,外科医生在实施手术时还应了解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情况。理想的组织厚度应该在2.5mm到3mm之间。这有助于维持稳定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环境。足够的软组织厚度和冠部角化组织的尺寸有助于保护种植体周围的颌骨水平,并能遮挡底层金属构件,起到美学效果。
不翻瓣手术的优势
天然牙齿有三种血供来源:牙髓、骨膜和骨骼。由于种植体上没有牙髓,那么血供只有两个来源--骨膜和骨骼。骨膜瓣剥离,导致大约剩余80%的血供。这可能导致种植体区域血供不足和骨坏死。
软组织结构的保存
如果外科医生在拔牙后不剥离翻瓣,他可以在拔牙窝植入种植体,即使是在即刻负重情况下,也能保留牙龈乳突。上图可以看到科特斯种植体的固定修复。
种植位点硬组织结构的保存
在即拔即种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翻瓣术,在剥离过程中,颊侧骨板较薄情况下,可能出现骨损。如上图所示,避免翻瓣,有助于保留该部位的初始结构,从而保护脆弱而薄的骨板层,必要时可进行骨增量。
手术时间和患者感受
统计数据显示,种植不翻瓣术能缩短手术时间,从平均28分钟(±13分钟)缩短到大约15分钟。此外,患者的术后不适感显著减少,降低发病率。减少止痛药的使用,恢复时间缩短。
手术当天
术后2周
由于对软组织的创伤较小,没有翻瓣,软组织恢复明显更好。手术后没有切口和缝合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清洁,减少不适。这主要是因为当疼痛程度较低时,大多数患者倾向于更快地恢复对种植体区域的清洁。
手术当天
术后2周
注意事项和缺点
要采用不翻瓣术,术者必须完全了解种植位点的解剖结构并尽可能植入理想位点。缺点主要是无法看到可能存在于表面之下的解剖标志和重要结构,例如上颌窦,下颌颏孔及神经管。
使用手术导板有一个额外的缺点,在平整骨过程中,由于减少了外部冲洗通道而导致潜在的热损伤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出于这个特殊原因,建议使用内部冲洗散热。
此外因为种植角度错误而导致颊板穿孔。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建议医生改用翻瓣术,或使用袋形或隧道技术来补救这种情况。
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翻瓣术降低了对骨骼形状的了解,从而无法掌握种植体周围各类骨缺损问题。如前所述, 术中发现植入种植体后种植体周围没有完全被骨组织覆盖(例:有骨穿孔或骨裂开),需要翻瓣,行骨增量术覆盖种植体表面。角化组织不足,可采用游离龈移植等。
病例分析—自由手不翻瓣种植
以下是使用科特斯种植体及工具进行的不翻瓣种植。患者为35岁健康男性,术前扫描显示牙槽骨形状良好适合种植。CT扫描显示不翻瓣手术有足够的宽度和高度。
在这个病例里,软组织切口用外科钻完成。根据手术前的治疗计划,使用科特斯定位钻进行术前准备。
在种植部位用探针检查骨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医生能判断有穿孔可能,则应放弃不翻瓣术,用翻瓣或其他技术进行种植。
继续用钻扩孔,以便植入科特斯4.2mm Dynamix种植体。
可以通过扭力扳手测量植体的插入扭矩是否超过40N/cm,科特斯公司的种植体特别适合即刻负重。这个病例里,由于该种植位点位于后牙区,没有美学方面的顾虑,因此直接安装基台并覆盖了一个塑料愈合帽,该塑料愈合帽含在科特斯高级种植套装内。如下图所示,不翻瓣植入和科特斯种植体的结合实现了非常好的效果。
术后2周影像
术后2周口内情况
***终修复
参考文献:
1. Ledermann, Ph.D. (1977) Vollprothetische Versorgung des atrophierten Problem–UnterkiefersmitHilfe von CBS
Implantaten. Quintessenz 12: 21–26).
2. Campelo, L.D. & Camara, J.R. (2002) Flapless implant surgery: a 10-year clinic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 17: 271–276
3. Becker, W., Goldstein, M., Becker, B.E. & Sen- nerby, L. (2005) Minimally invasive flapless implant surgery: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Clinical Implant Dentistry and Related Research 7 (Suppl. 1): S21–S27.
4. Van de Velde T, Glor F, De Bruyn H. A model study on flapless implant placement by clinicians with a different experience
level in implant surgery. Clin. Oral Impl. Res. 19, 2008; 66–72
5. Becker W, Goldstein M, Becker BE, Sennerby L, Kois D, Hujoel P (February 2009). "Minimally invasive flapless implant
placement: follow-up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 80 (2): 347–52
6. Anthony G. Sclar, DMD Guidelines for Flapless 2007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ons
7. Lazzara RJ: Immediate implant placement into extraction sites: Surgical and restorative advantages. Int J Periodont Rest
Dent 9:333, 1989.
8. Andersen, E., Haanæs, H.R. & Knutsen, B.M. (2002) Immediate loading of single-tooth ITI implants in the anterior maxilla:
a prospective 5-year pilot study.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13: 281–287
9. Casap, N., Tarazi, E., Wexler, A., Sonnenfeld, U. & Lustmann, J. (2005) Intraoperative computerized navigation for flapless
implant surgery and immediate loading in the edentulous mandib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 20: 92–98.
10. Berglundh T, Lindhe J: Dimension of the peri-implant mucosa: Biologic width revisited. J ClinPeriodontol 23:971, 1996
11. Ledermann, Ph.D. (1977) VollprothetischeVersorgung des atrophierten Problem–UnterkiefersmitHilfe von CBS
Implantaten. Quintessenz 12: 21–26).
CCA (科特斯中国学院)
Cortex China Academy 科特斯中国学院
更多种植课程请关注我们,并留意详细的课程安排。
科特斯中国官网
欢迎登录科特斯中国官网:https://www.cortexchina.com,了解更多资讯
科特斯官方微信公众平台